立秋:云天收夏色,木葉動秋聲!又是一年立秋時,一層秋雨一層涼。天氣變化眾邦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小編提醒您記得添衣,愛惜身體,多鍛煉;珍惜友情,長相伴;短信傳情,言未盡,唯愿大家,多健康,致我們生命中最在乎的人,愿我們的祝福帶給大家好運氣、好福氣、好財氣!
一葉梧桐一報秋,稻花田里話豐收。暑氣漸遠,立秋不約而至,這意味著秋天和我們的距離越來越近,僅僅是近而已,因為立秋卻并非入秋。立秋不等于入秋?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,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,一般會在每年的8月7日或前一天或后一天。秋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三季,是由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,北半球為9-11月,南半球為3-5月。氣象學家張寶堃結合物候現象,與農業生產實際情況。給出了入秋的標準:炎熱過后五天的平均氣溫穩定在22度以下時,就算進入了秋季低于10度時,秋季結束,這個標準至今仍在氣象業務中延用稱為候溫法。可見,立秋作為節氣主要指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的這一天,秋季則為一個階段。立秋過后離真正秋天的到來還有一段距離,因此立秋并不等于入秋。
立秋節氣的意義在哪里?古人將立秋時節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、二候白露降、三候寒蟬鳴。這主要和中國傳統季節劃分的標準有重要關系,中國的傳統四季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“四立”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,作為四季的始點以“二分”(春分、秋分)及“二至”(夏至、冬至)作為四季的中點進行劃分。每一季度太陽在黃道上都運行90°,到了立秋這天太陽正好到達黃經135°,因此古人設立的立秋節氣是表示入秋,但是這種劃分方法更偏重天文意義,和現在人們常說的天氣層面的秋季有所不同。
昨天的立秋正如作家張承志在美文《天道立秋》所寫的那樣原來立秋是真實的,只這樣怔了一剎那,天空中那涼爽開始疾疾運行。秋天具有它獨特的魅力不同于古時人們通過看物候判斷秋天的腳步,如今的“立秋”更多的則通過數據來表示,昨天9時6分03秒即立秋到來,由于我國幅員遼闊,南北地方有所差異。全國各地入秋的時間也各不相同但總體上的規律是“北方入秋早,南方入秋晚”,若要按照立秋即入秋的標準看只有處在寒溫帶的北極村符合,因為這是我國大陸的最北端,秋天會在8月上旬來臨。這里和大、小興安嶺地區一樣在季節分配的特點方面都屬于“長冬無夏,春秋相連”。
往南的中溫帶也就是東北地區大部、華北北部除青海和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外的西北,將會在8月中下旬迎來秋天。再往南到了暖溫帶和北亞熱帶華北南部、淮河流域四川盆地等地,秋姑娘9月才會到來進入10月,秋天的腳步走到了南嶺、武夷山一帶。以上這些地方的季節分配特點是“冬冷夏熱,四季分明”這也是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季節分布特點。而當秋姑娘翻過南嶺和武夷山進入海南、廣東南部以及臺灣的時候已是11月,這里已屬于“長夏無冬,秋去春來”。此外還有三處比較特殊的地方一是青藏高原上“全年皆冬”的景象,另一處是南海“全年皆夏”的景象,最后一處是云南中部“四季如春”的美景。當然,“四季如春”如果單從溫度的角度去看春秋兩季溫度差不多,也可以叫做“四季如秋”,同理昆明既可以是“春城”也可以是“秋城”,但習慣上叫“春城”多一些,大概因為春天是開始、是未來,秋天是收獲、是過去。在各地真正入秋之后“一場秋雨一場涼”、“秋日如曇花一現”,經常會被人們掛在嘴邊,甚至有很多人會感覺到“夏日漫漫,盼不來秋”,如今的秋,除了時長越來越短更有“抽風的秋,一日四季”、“秋日匆匆,一秒入冬”的體會,從入秋時間和秋季長度來看華中地區都屬于淡定一族,但是這一帶秋季的氣溫卻一點不淡定,因為這一帶的基礎氣溫往往比較高,一旦遇到冷空氣的侵襲,氣溫便會直線下降,仿佛進入冬天。冷空氣一走,氣溫迅速回升,兩日內便完成“四季跨越”,去年武漢的櫻花10月反季開放,就與氣溫有著很大的關系。在這里眾邦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小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雖已立秋,但暑熱尚未減輕。老話說“秋后一伏,熱死老牛”說的就是“秋老虎”畢竟歷年的立秋還是在伏天的掌控之下。入秋后景象其實秋還是那個秋,或早或晚,或長或短。它如此豐富、如此宏大。雖然現在大部分地區還沒有真正進入秋季,但各地入秋后的美景確實美不勝收。
秋風送爽秋意涼,秋夢吐芬芳;秋夜漸長秋草黃,秋日莫感傷;秋月明亮秋水漲,朋友在心上。立秋節氣,眾邦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全體家人祝愿您秋高氣爽,心情舒暢!